• 维多利亚老品牌vic3308


  • 当前位置:首页 > 园区展示 > 国家农业园 > 示范基地

    园区展示PARK SHOW

    英山县有机茶示范基地
    发布时间:2015-05-07 浏览:6799 发布人:管理员字体:

    武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英山线茶叶产业化示范基地在各级的关怀和帮助下 ,2006年茶叶产业的发展按照园区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进行项目实施 ,成效显著,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推广力度不断加强,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茶农收入稳步提高,产业发展充满活力。

    ;一、示范推广项目 。引进新技术10项,引进新品种10个 ,引进新设施5项,开发项目8项 ;推广新技术10,推广新品种4个 。在科技项目上,分别引进湖北农科院培育的鄂茶1号、鄂茶2号新品种,分别在东冲坳、屏峰村建立了良种繁育基地100亩。

    ;二、茶农收入稳定提高 。2005年全县茶叶产量达到1500万公斤,产值达到3.7亿元,比2004年的3.2亿元增收5000万元。亩平茶叶收入近2800元,种茶农户户均茶叶收入4500元 ,茶农人均收入达到1500元,占其年总收入的50%以上 。茶叶产业已成为茶农稳定的收入来源 。;

    ;三、产业技术推广体系逐步健全。全县茶叶产业技术研发推广和工作形成四种模式 :
    ;一是与湖北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建立紧密联系,聘请他们作为英山的顾问,负责研究开发茶叶产业中急需解决的各种技术难题;
    ;二是以英山卫东职业中专这一星火培训学校为基地 ,常年开设茶叶产业培训班,专门培养农村茶叶技术人员。
    ;三是由科技局牵头 ,组织县内外专家在生产和茶园管理季节定期到乡 、村组织会议和现场培训,把技术送到千家万户。
    ;四是依托英山县世窗网络有限公司 ,利用远程教育培训中心和电视、广播等媒体,制作课件 ,在电视和广播中开展茶叶技术的远程教育 ,及时指导农户进行生产 。;

    ;四 、茶叶品牌建设效果较好。为规范英山茶叶市场 ,集中打造“英山云雾”品牌,英山县茶叶协会已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英山云雾”这一商标 ,制订了茶叶标准 ,对生产流程符合标准的茶叶准许使用这一商标,统一了全县各大茶厂 、商家的品牌,县委、县政府积极推介这一品牌 ,“英山云雾”品牌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提高了英山茶叶的知名度 。;

    ;五、龙头企业迅速壮大 。茶叶规模的不断扩大,为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005年产值达4000万的茶叶企业有二家 。
    ;一是绿屏茶叶有限公司,该公司致力于英山有机茶、绿色食品茶、无公害茶园的建设,2005年选择草盘、雷店、石镇 、红山等乡镇的高山茶园,已通过有机茶认证面积1500亩 ,年产有机茶15万公斤,绿色食品无公害茶园认证1000亩,年产量10万公斤 ,年总产值过4000万元。
    ;二是湖北大别山茶业有限公司 ,该公司以英山茶园中名茶采摘后的低档茶叶为原料 ,生产加工出口珠茶 ,2005年产珠茶500万公斤 ,全部出口到非洲和东南亚各国,创产值6000万元。
    ;
    ;六 、茶叶销售市场较好。英山县茶叶市场集中了200家销售企业,他们在全国各大城市建立了自己的销售网络 ,承销了英山80%以上的名优茶和70%以上的炒青茶。英山茶叶产量虽大,但不能满足茶商的需要,产品多年来都是零库存,每年还需从湖北五峰县、河南、安徽大量调拨茶叶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七、前景;进一步培育绿色产业,开发绿色食品 ,打造绿色品派,拓宽绿色通道 。到2010年,茶园面积达到20万亩,实现茶叶系列产5亿元以上;继续推进茶叶标准化生产 ,建立有机茶基地1万亩和绿色食品茶基地2万亩,进一步提高茶叶质量安全水平。;
    ;
    英山县人民政府通讯地址:英山县温泉镇莲花路22号438700;

    ;基地负责人 :余昭齐 局长;

    ;传真:0713-7012516
    ;
    ;联系电话 :0713-7012516
    ;
    ; E-mail :yskw@yshsp.org;


    ;基地联系人:冯矫正副局长;

    ;传真:0713-7012516;

    ;联系电话:0713-7012516


    反馈

  • XML地图